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要指示精神,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工作。4月25日晚,厦门大学第十六届“书香校园”读书报告大赛决赛在思明校区联兴楼多功能厅举行。我院喜获二等奖1项,优秀奖1项,张艳涛教授获评“优秀指导老师”,学院获“优秀组织奖”。

学院始终坚持"以赛促学"的优良学风,高度重视此次大赛的组织工作,同学们也踊跃报名参与活动。自2024年11月大赛启动以来,学院向大赛组委会共推荐了17份个人读书报告和4份团体读书报告。

在备赛阶段,学院邀请各支队伍指导老师和学长姐加强指导,帮助团队提升作品质量,取得显着成效。最终2项作品进入复赛,厦门大学马列经典着作读书社党支部的作品进入决赛。

决赛现场,孙雨天代表团队进行读书报告展示。他以“既见“终结” 探寻“出路”——读《路德维希·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》”为题,从恩格斯的这部作品名中使用的“Ausgang”一词兼有“终结”与“出路”之意讲起,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标志着整个德国观念论运动的“终结”,而且还指明了它的真正“出路”,即德国古典哲学与工人运动的现实结合,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。他认为,马克思主义是解蔽每一时代哲学迷雾的科学理论,通过扬弃哲学而不断地回归现实生活世界,经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实现对现存世界的不断变革。
冯安在读书报告中谈到,《八次危机》的精髓不仅在于对“成本转嫁论”的内涵与运行机制的揭示,更在于对农民和农村的深切关怀。《八次危机》启示我们,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同时,也不应忘记和忽视农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地位,不应当让农村成为现代化的弃子,而应当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,在乡土中国的沃土上生长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之境。


人间四月天,书香沁人时。长期以来。学院精心打造“马列经典着作读书社”“行知读书会”等多个品牌活动,引导学生“读原着、学原文、悟原理”。通过自主阅读、小组讨论、师生共研等形式,围绕经典文本展开思想碰撞,更有效深化理论认知、筑牢信仰之基,切实助力学生成长为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。
文:林晓晓
图:庄华
责任编辑:侯佳君
审核:刘晓峰